热点新闻

西南交通大学召开“2024年异地科研机构及技术转移中心工作会”

来源: 发布日期:2024-05-27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部署,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进一步推动异地科研机构和技术转移中心的规范管理,落实有组织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学校“双一流”建设,5月23-24日,西南交通大学2024年异地科研机构及技术转移中心工作会在九里校区创新大厦一楼会议室召开。西南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川教授,广安市、广安高新区、昆山高新区科技局、经发局,淄博高新区科发中心,内江高新区管委会,南京六合区等地方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唐山、宜宾、天府、深圳、常州、烟台、青岛、上海等研究院相关负责人,长三角、达州、内江、宜兴、淄博、昆山、南京、广安、龙泉等地技术转移中心负责人以及校内相关部门、学院代表,二十余家企业代表参加本次大会。会议由西南交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陈桂兵主持。

何川院士致辞并作校情介绍。他代表学校对各地方政府、企业,以及相关单位长期以来对学校建设发展给予的关心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表示,学校将通过全力支持和积极引导,进一步加强异地科研机构和技术转移中心的内部建设,主动对接校内资源,积极向外拓展,把更多高质量的创新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技术转移研究院张骏副院长作《2023年异地科研机构和技术转移中心工作总结及 2024 年工作计划》主旨报告,全面总结2023年相关工作取得的成效,并结合科创园建设情况,对学校整体科技成果转化的思路、异地研究院的定位,以及后续的工作开展进行了深入的讲解,他指出,异地研究院和技术转移中心是学校科创园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期待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以科创园建设为抓手,有组织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在新一年工作中取得突破性进展。

       宜宾研究院罗霄副院长围绕机构建设、运行情况、成果转化进展、项目落地实效等方面,就宜宾研究院建设经验做分享,并表示,异地科研机构应立足地方产业发展需求,继续发挥好连接学校创新链和产业链的作用,有力推动地方的创新发展与产业升级,为学校“双一流”建设贡献力量。

       国家大学科技园创新创业总监张婷婷从技术转移工作站/中心的建设模式与定位、主要功能及案例,以及规范化管理运营等方面,就如何高效运营技术转移中心做经验分享,希望通过技术转移工作站/中心的建设,将学校的科技、人才、成果等资源,与当地企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并强调要与地方政府、企业和校友建立多方协同发展的合作模式,共同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水平,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会议期间,张骏副院长与各异地研究院签订了《2024年目标任务书》。

    23日下午,举行了技术转移中心地方政府专家聘任仪式,由广安市科创中心主任秦玉霞为各专家颁发聘书。

      下午的对接交流会上,土木、机械、电气、信息、计算机、材料、环境、化学学院相关代表分别从学院发展历史、师资队伍、科研平台、科研项目,以及代表性科研成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展现了深厚的学科底蕴与科研实力,为与会企业描绘了广阔的合作前景。

24日上午,机械学院11个科研团队共聚一堂,围绕智能制造、新能源、自动驾驶、工业互联网等多个技术领域,就团队实力、技术优势、市场前景等方面进行了精彩路演,吸引了在场企业的高度关注,双方就产品商业化和未来合作路径进行了深入交流,现场氛围热烈,合作意向浓厚。

通过本次工作会的召开,技术转移研究院将进一步提升异地科研机构和技术转移中心的专业化管理水平,围绕科创园建设,打造组织的成果转化“共生”新模式,多方联动、共谋发展,实现校地企融合新局面。


摄影:马晓悦 宁建铭 徐真 刘婧雅